折腰體與陽關體及順風調考
【2016-08-01 11:34:39 傅雨
所屬詩集 閱讀5680
】
0朵 0個
折腰體與陽關體及順風調考2016.02.13
折腰體乃詩之別體也,且由來已久。《萬首唐人絕句》開篇第一首,所錄太宗李世民賜房玄齡五言絕句即是也,其詩云:
太液仙舟迥,西園隱上才。
未曉征車度,雞鳴關早開。
何謂折腰體呢?[南宋] 魏慶之 著《詩人玉屑》 詩體三:
有絕句折腰者,有八句折腰者。
……
雨夢按:
絕句折腰者指首尾聯失粘,又稱“絕句變體”;
八句折腰者則指律詩頷頸聯失粘,又稱“七言變體”,見《詩人玉屑》(詩體下)載:
折腰體
謂中失粘而意不斷。
渭城朝雨邑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(王維贈別)
…
七言變體
律詩之作,用字平側,世固有定體,眾共守之。然不若時用變體,如兵之出奇,變化無窮,以驚世駭目。
如老杜詩云:
竹里行廚洗玉盤,花邊立馬簇金鞍。
非關使者征求急,自識將軍禮數寬。
百年地辟柴門迥,五月江深草閣寒。
看弄漁舟移白日,老農何有罄交歡。
此七言律詩之變體也。(漁隱)
…
絕句變體
韋蘇州云:
南望青山滿禁闈,曉陪鴛鷺正差池。
共愛朝來何處雪,蓬萊宮里拂松枝。
老杜云:
山瓶乳酒下青云,氣味濃香幸見分。
鳴鞭走送憐漁父,洗盞開嘗對馬軍。
此絕句,律詩之變體也。(同上)
…
折腰體五言絕句尤多,淸蘅塘退士所編《唐詩三百首》共選五言絕句共37首,折腰體竟有7首之多
《雜詩》王維
君自故鄉來,應知故鄉事。
來日綺窗前,寒梅著花未。
…
《春曉》孟浩然
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
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
…
《秋夜寄邱員外》韋應物
懷君屬秋夜,散步詠涼天。
空山松子落,幽人應未眠。
…
《江雪》柳宗元
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
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
…
《尋隱者不遇》賈島
松下問童子,言師采藥去。
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處。
…
《長干行?其一》崔顥
君家何處住,妾住在橫塘。
停船暫借問,或恐是同鄉。
…
《唐詩三百首》七絕58首,折腰體有3首。
《滁州西澗》韋應物
獨憐幽草澗邊生,上有黃鸝深樹鳴。
春潮帶雨晚來急,野渡無人舟自橫。
…
《渭城曲》王維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…
《贈別?其一》杜牧
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。
春風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
…
杜甫折腰體詩
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
天門日射黃金榜,春殿晴曛赤羽旗。
宮草微微承委佩,爐煙細細駐游絲。
云近蓬萊常好色,雪殘鳷鵲亦多時。
侍臣緩步歸青瑣,退食從容出每遲。
…
有客
幽棲地僻經過少,老病人扶再拜難。
豈有文章驚海內,漫勞車馬駐江干。
竟日淹留佳客坐,百年粗糲腐儒餐。
不嫌野外無供給,乘興還來看藥欄。
…
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攜酒饌
竹里行廚洗玉盤,花邊立馬簇金鞍。
非關使者徵求急,自識將軍禮數寬。
百年地辟柴門迥,五月江深草閣寒。
看弄漁舟移白日,老農何有罄交歡。
…
奉寄章十侍御
淮海維揚一俊人,金章紫綬照青春。
指麾能事回天地,訓練強兵動鬼神。
湘西不得歸關羽,河內猶宜借寇恂。
朝覲從容問幽仄,勿云江漢有垂綸。
…
撥悶
聞道云安曲米春,才傾一盞即醺人。
乘舟取醉非難事,下峽消愁定幾巡。
長年三老遙憐汝,棙柁開頭捷有神。
已辦青錢防雇直,當令美味入吾唇。
…
季夏送鄉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
令弟尚為蒼水使,名家莫出杜陵人。
比來相國兼安蜀,歸赴朝廷已入秦。
舍舟策馬論兵地,拖玉腰金報主身。
莫度清秋吟蟋蟀,早聞黃閣畫麒麟。
…
白馬(唐·杜甫)
白馬東北來,空鞍貫雙箭。
可憐馬上郎,意氣今誰見。
近時主將戳,中夜商于戰。
喪亂死多門,嗚呼淚如霰。
…
折腰體從理論來說,各體均有四種格式,即:
1.首句平起仄收式
2.首句平起平收式
3.首句仄起仄收式
4.首句仄起平收式
…
雨夢按:
折腰體詩或因一時需要,將句中平仄變動;或作者一時疏忽,與正體有異。我認為既不可刻意為之,亦無需刻意避之。偶得佳句,因平仄故,惜不能集一詩之中表述,演釋為二首又覺畫蛇添足,前人有此體,效之應無大礙。同時了解一下,不致見此大驚小怪。
......
陽關體
七言絕句之王維詩《渭城曲》: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被[欽定詞譜]收入,被稱作“陽關體”,
[欽定詞譜]
本名《渭城曲》。宋秦觀云:《渭城曲》絕句,近世又歌入《小秦王》,更名《陽關曲》。屬雙調,又屬大石調。 按,唐教坊記,有《小秦王曲》,即《秦王小破陣樂》也,屬坐部伎。 單調二十八字,四句三平韻。只有一種體式。
渭城朝雨浥輕塵(韻)客舍青青柳色新(韻)勸君更進一杯酒(句)西出陽關無故人(韻)
●○○●●○○ ◎●○○●●○ ●○●●●○● ○●○○○●○
注:用“○”標平聲,“●”標仄聲,“⊙”標應平可仄、“◎”標應仄可平。
宋蘇軾詞三首,其第二句,一首云“銀漢無聲轉玉盤”,一首云“才到龍山馬足輕”,則此詞客字可平也。至第三句,仄平仄仄仄平仄,蘇詞三首皆然。若平仄一誤,即非此調。 按,此亦七言絕句,唐人為送行之歌,三疊,非歌法也。蘇軾論三疊歌法云:舊傳陽關三疊,然今世歌者,每句再疊而已。若通一首言之,又是四疊,皆非是。或每句三唱以應三疊之說,則叢然無復節奏。余在密州,文勛長官以事至密,自云得古本陽關,其聲宛轉凄斷,不類向之所聞。每句皆再唱,而第一句不疊,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。及在黃州,偶讀樂天對酒詩云:相逢且募推辭醉,聽唱陽關第四聲。注云:第四聲,勸君更盡一杯酒,以此驗之。若一句再疊,則此句為第五聲,今為第四聲,則第一句不疊審矣。 查元《陽春白雪集》,有大石調《陽關三疊》詞云:渭城朝雨,一霎挹輕塵。更灑遍客舍青青,弄柔凝,千縷柳色新。更灑遍客舍青青,千縷柳色新。休煩惱,勸君更盡一杯酒,人生會少,自古富貴功名有定分。莫遣容儀瘦損。休煩惱,勸君更盡一杯酒,只恐怕西出陽關,舊游如夢,眼前無故人。與蘇軾論吻合,并附錄之。
...
“陽關體”僅為折腰體之一體也。
“陽關體”為“首句平起平收式”之七言絕句。七言絕句入詞者有好幾譜:
1.欸乃曲--[欽定詞譜]:其謂‘欸乃’者,殆舟人于歌聲之外,別出一聲,以互相其歌也。
雨夢按:為平起平收或仄起平收之七言絕句
2.采蓮子--[欽定詞譜]:此亦七言絕句。其“舉棹”、“年少”乃歌時相和之聲,與《竹枝》體同。但《竹枝》以“竹枝”二字和于句中,“女兒”二字和于句尾,此則一句一和聲耳。
3.楊柳枝--[欽定詞譜]:劉、白倡和以后,為此詞者甚多,皆賦柳枝本意。原屬絕句。
雨夢按:為各體之七言絕句。
4.八拍蠻--[欽定詞譜]:唐教坊曲名。按孫光憲詞所詠俱越中事,或即八拍之蠻歌也。
雨夢按:為仄起平收或仄起仄收之折腰體七言絕句。
5.浪淘沙--[欽定詞譜]:此七言絕句也。 按《浪淘沙》詞創自劉、白,劉詞九首與此同,惟白詞六首皆拗體耳。
雨夢按:為各體之七言絕句及古風體。詞中多嵌浪淘沙三字
6.字字雙--[欽定詞譜]:因每句有疊字,故名《字字雙》
雨夢按:古風體詩。
7.陽關曲--[欽定詞譜]:本名《渭城曲》。宋秦觀云:“《渭城曲》絕句,近世又歌入《小秦王》,更名《陽關曲》。屬雙調,又屬大石調。” 按唐《教坊記》有《小秦王曲》即《秦王小破陣樂》也,屬坐部伎。
雨夢按:
陽關曲又稱“陽關體”,實折腰體之首句平起平收之七言絕句。其平仄安排應遵王維之陽關曲。梅云按:《陽關曲》一調為王右丞所創,體式乃折腰體七絕。坡翁本曲子中縛不住者,而此調則持律甚嚴。細加參校,首句第五字宜入;次句第五、六字當用上、入;第三句末三字須入、平、上;結句第二字入,末三字宜平、去、平。
...
前人將七言絕句入詞,與配樂和所詠有關,陽關曲應為賦離別之詞。[欽定詞譜]將《小秦王曲》并入陽關曲,實非宜也。一則因其非折腰體,二據明 楊慎[詞品]小秦王一則云:唐人絕句多作樂府歌,而七言絕句隨名變腔。如水調歌頭、春鶯轉、胡渭州、小秦 王、三臺、清平調、陽關、雨淋鈴,皆是七言絕句而異其名,其腔調不可考矣。
將小秦王,陽關并列,故應非同調也。
......
順風調
不少論者常將律詩失粘都稱為折腰體,實非宜也,其實有些屬順風調。
絕句折腰者指首尾聯失粘,(又稱“絕句變體”);
八句折腰者則指律詩頷頸聯失粘,(又稱“七言變體”)
何謂順風調呢?聯間失粘者是也。
絕句只有首尾二聯,聯間失粘者稱作折腰體。
而律詩有四聯,唐詩各聯均有失粘現象。先引《學詩百法》:
二十一 指示變體法 :
五言七言句之近體詩,不論平起、仄起均有一定不易之例(見前五律七律平起仄起各法)。反是者即謂之“變體”。變體之詩,出于作者一時之差誤,不可認為定格。茲特選錄唐詩中七律七絕之變體各一首,俾初學做詩者不致輕蹈此病也。
登金陵鳳凰臺 李 白
鳳凰臺上鳳凰游,鳳去臺空江自流。
吳宮花草埋幽徑,晉代衣冠成古丘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鷺洲。
總為浮云能蔽日,長安不見使人愁。
上詩第一聯與第二聯平仄重復,名曰“順風調”,為七律中之變體也。”
李白之“登金陵鳳凰臺”詩,首聯與頷聯失粘,兩聯平仄應如一雙鞋左右對稱(平仄相反),如今卻相同,稱作一順風。兩聯如此,故稱順風調。
李白之“登金陵鳳凰臺”順風調詩,若將頷聯平仄調正,則全詩合律。
…
順風調可能出現在任何聯:
1.首聯順風
杜甫《詠懷古跡》
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。
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。
江山故宅空文藻,云雨荒臺豈夢思。
最是楚宮俱泯滅,舟人指點至今疑。
此詩首聯順風,頷頸尾聯粘對無誤。
…
2.頷聯順風
李白《登金陵鳳凰臺》
鳳凰臺上鳳凰游,鳳去臺空江自流。
吳宮花草埋幽徑,晉代衣冠成古丘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鷺洲。
總為浮云能蔽日,長安不見使人愁。
…
3.頸聯順風
杜甫《所思》
苦憶荊州醉司馬,謫官尊酒定常開。
九江日落醒何處,一柱觀頭眠幾回。
可憐懷抱向人盡,欲問平安無使來。
故憑錦水將雙淚,好過瞿塘滟滪堆。
…
4.尾聯順風
王維《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》
絳幘雞人報曉籌,尚衣方進翠云裘。
九天閶闔開宮殿,萬國衣冠拜冕琉。
日色才臨仙掌動,香煙欲傍袞龍浮。
朝罷須裁五色詔,佩聲歸到鳳池頭。
…
但頸聯順風,而尾聯與其相對時(即頸尾聯不順風)則稱作(八句)折腰體:
唐杜甫、白居易順風調七言律詩
詠懷古跡五首其二(杜甫)首聯順風
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。
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。
江山故宅空文藻,云雨荒臺豈夢思。
最是楚宮俱泯滅,舟人指點到今疑。
…
即事(杜甫)頷聯順風
暮春三月巫峽長,皛皛行云浮日光。
雷聲忽送千峰雨,花氣渾如百和香。
黃鶯過水翻回去,燕子銜泥濕不妨。
飛閣卷簾圖畫里,虛無只少對瀟湘。
…
長沙送李十一(杜甫)首聯順風
與子避地西康州,洞庭相逢十二秋。
遠愧尚方曾賜履,竟非吾土倦登樓。
久存膠漆應難并,一辱泥涂遂晚收。
李杜齊名真忝竊,朔云寒菊倍離憂。
…
所思(杜甫)頸聯順風
苦憶荊州醉司馬,謫官樽俎定常開。
九江日落醒何處,一柱觀頭眠幾回。
可憐懷抱向人盡,欲問平安無使來。
故憑錦水將雙淚,好過瞿塘滟滪堆。
…
城西陂泛舟(杜甫)頷聯順風
青蛾皓齒在樓船,橫笛短簫悲遠天。
春風自信牙檣動,遲日徐看錦纜牽。
魚吹細浪搖歌扇,燕蹴飛花落舞筵。
不有小舟能蕩槳,百壺那送酒如泉。
…
酬哥舒大見贈(白居易)首聯順風
去歲歡游何處去?曲江西岸杏園東。
花下忘歸因美景,尊前勸酒是春風。
各從微宦風塵里,共度流年離別中。
今日相逢愁又喜,八人分散兩人同。
…
自城東至以詩代書戲招李六拾遺崔二十六先輩(白居易)尾聯順風
青門走馬趁心期,惆悵歸來已校遲。
應過唐昌玉蕊后,猶當崇敬牡丹時。
暫游還憶崔先輩,欲醉先邀李拾遺。
尚殘半月蕓香俸,不作歸糧作酒貲。
…
荅馬侍御見贈(白居易)首聯順風
謬入金門侍玉除,煩君問我意何如。
蟠木詎堪明主用,籠禽徒與故人疏。
苑花似雪同隨輦,宮月如眉伴直廬。
淺薄求賢思自代,嵇康莫寄絕交書。
…
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 江樓月(白居易)首聯順風
嘉陵江曲曲江池,明月雖同人別離。
一宵光景潛相憶,兩地陰晴遠不知。
誰料江邊懷我夜,正當池畔望君時。
今朝共語方同悔,不解多情先寄詩。
任賴愁猿寒不叫,若聞猿叫更愁人。
…
對鏡吟(白居易)首聯順風
閑看明鏡坐清晨,多病姿容半老身。
誰論情性乖時事,自想形骸非貴人。
三殿失恩宜放棄,九宮推命合漂淪。
如今所得須甘分,腰佩銀龜朱兩輪。
…
酬微之誇鏡湖(白居易)首聯順風
我嗟身老歲方徂,君更官高興轉孤。
軍門郡閤曾閑否,禹穴耶溪得到無。
酒盞省陪波卷白,骰盤思共彩呼盧。
一泓鏡水誰能羨,自有胸中萬頃湖。
…
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(白居易)首聯順風
弟妹妻孥小侄甥,嬌癡弄我助歡情。
歲盞后推藍尾酒,春盤先勸膠牙餳。
形骸潦到雖堪嘆,骨肉團圓亦可榮。
猶有誇張少年處,笑呼張丈喚殷兄。
…
酬微之開拆新樓初畢相報末聯見戲之作(白居易)首聯順風
海山郁郁石棱棱,新豁高居正好登。
南臨贍部三千界,東對蓬宮十二層。
報我樓成秋望月,把君詩讀夜回燈。
無妨卻有他心眼,妝點亭臺即不能。
…
題崔常侍濟上別墅(白居易)首聯順風
求榮爭寵任紛紛,脫棄金貂祗有君。
散員疏去未為貴,小邑陶休何足云。
山色好當晴后見,泉聲宜向醉中聞。
主人憶爾爾知否,拋卻青云歸白云。
…
迂叟(白居易)首聯順風
一辭魏闕就商賓,散地閑居八九春。
初時被目為迂叟,近日蒙呼作隱人。
冷暖俗情諳世路,是非閑論任交親。
應須繩墨機關外,安置疏愚鈍滯身。
…
刑部尚書致仕(白居易)首聯順風
十五年來洛下居,道緣俗累兩何如。
迷路心回因向佛,宦途事了是懸車。
全家遁世曾無悶,半俸資身亦有余。
唯是名銜人不會,毗耶長者白尚書。
…
每見呂南二郎中新文輒竊有所嘆惜因成長句以詠所懷(白居易)首聯順風
雙金百鍊少人知,縱我知君徒爾為。
望梅閤老無妨渴,畫餅尚書不救饑。
白日回頭看又晚,青云舉足躡何遲。
壯年可惜虛銷擲,遣把閑杯吟詠詩。
(詩詞在線提示:詩詞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有轉載請征得作者同意,并注明出自詩詞在線)
提示:不明白的漢字去
新華字典搜索下。
正在提交,請稍后。。。
評論請先登錄
|